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ito
查看: 1149|回复: 4

【被讨厌的勇气】找到幸福的秘密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599

回帖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021
发表于 2021-6-18 1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讨厌的勇气】找到幸福的秘密


第一部分:谁是阿德勒?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

我为什么迷恋上阿德勒?

人都追求三样东西,大家说说是什么?

进步,幸福,自由。

在我最困惑和低落的时候,唯有书籍可以解救。这本书的题目看起来好像是鼓励大家去活得更有勇气这么简单。但是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如何吸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反复阅读,融会贯通,真正去践行,才是最重要的。作者模仿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对话辩论得真知的方式。

我多次推荐过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也有很多阿德勒的身影。

我在早期创业的时候会遇到了问题。我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遇到问题。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无法解决我的苦恼。我的原生家庭造成了我的毛病。妈妈急性子所以我性子急,家里长女,所以我有公主病,所以爱情里面没有安全感,人际关系不考虑他人吗?不对啊?美国男朋友还没有正式确立关系就把我甩掉,德国男友和法国男友都是我三番五次要分手,把人家伤透了心分手了,之后自己要死要活。这里面的原因在哪里?后来觉得遇到真爱东东先生,依然要死要活,原因在哪里?唯有读书能给我答案。

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不成形的泥巴人儿,塑造成今天的我,自己觉得还比较满意。但是这个工程仍然在继续。希望大家也对自己有一种人生就是自我塑造的使命感。捏泥巴,好好玩。

谁是阿德勒?

阿德勒、弗罗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被后世称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启发之父。

阿德勒1870年生于维也纳,父母皆为犹太人。其父为犹太商人,六个兄弟中他排行第二。从小因患脊柱症(rachitis) 而身体羸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1895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

1902年因读了弗罗伊德「梦的解析」而深受感动,跟佛洛依德共事合作,后来因「恋母情结」学说上的意见与弗罗伊德冲突,创立了「个体心理学」。现在很多西方精英看来,弗罗伊德不是心理学家,简直就是厉害的小说家啊。

《被讨厌的勇气》

大家来认识一下1米55的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因为个子矮很苦恼。可是当他换一个角度,个子矮,也是优势,和人打交道的似乎更加有亲和力,而且根本没有人会在意嘲笑你的身高,最在意的人,是你自己而已。他找到了幸福的秘密。

这本书用哲学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深入浅出,解答了我的很多疑问。当有人跟你说,你读完这本书就可以马上改变获得幸福,你也许不会相信?

为什么读这本书? 你可以马上获得幸福。

第二部分: 即刻获得幸福的秘密

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通过几个故事,我把逻辑跟大家理顺。从头捋起。

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的改变也许会带来世界的改变,也许不会,但是我们应该懂得世界是主观的。

提个问题哦,同一口井,当你夏天舀水喝一口会觉得很冰,但是寒冷的冬天摸一下也会觉得温热的。这是为什么?

水的温度没有改变,我们看到的世界发生了改变。常年保持恒温18度。

所以,1) 至少,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主观的。

我的情绪是他人引起的还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

案例1:暴跳如雷,正在批评孩子的妈妈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马上改变口吻和态度,结束电话,又恢复暴跳如雷的态度。

案例2:来自于《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当在他协调学校里的调皮孩子受伤的时候,态度因为孩子的初衷而截然不同。当他认为这个孩子很调皮是故意在劝架过程中伤害他的时候,他作为成人,都会感到很生气。但是另外一个孩子,他认为他是不小心打到自己的,心里一点儿也不责怪他。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1)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诠释发生的事情。

2)愤怒也是被捏造的!!!你只是为了达到让对方重视的目的,而展现出来愤怒的情绪。如果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达到目的,就可以选择不愤怒。

决定论: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人生!谁不想要?

你主观告诉自己,自己可以获得幸福。自己可以改变情绪。

1)所有的问题,都是心和做人的问题。去年十月阅读的一本书,现在重新读一遍,依然觉得读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做一个更好的人,不仅仅是变得更优秀,而是回归初心,善待自己和他人。而这一切从语言开始。不做情绪的奴隶,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确认他人语言之下的需求。

一切,都是需求。爱与关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而这些往往会被我们用暴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你一点也不关心我。你不爱我。但是这背后其实你需要得到关注。如果用具体的需求表达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情绪,跟他人的行为没有关系。而跟我们的态度有关系。比如一个人迟到了。如果我们很看重时间观念而且等了很久,这时候我们会生气;如果正好我们对于会议的内容不熟悉,正在完善材料,这时候我们会感到庆幸。可见,一切都是需求。一定要用心聆听自己,听自己的心声。不自责,也不评判他人。

2)越南战争期间,6位和尚下山去化缘。但是当他们经过一片刚被包围的地区的时候,才看到前方一列列的美国大兵。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很害怕,但是这几位和尚仿佛世界不存在任何纷争,平静且安静地往前走。这时候美国大兵们好像被一种神奇的佛教力量被震撼到了,他们自己都想放下武器,结束战争。

3)他人即地狱的小故事:日本武士去找日本高僧求道,地狱与极乐世界的区别。刚一出口,禅师大声喝道:“粗鄙之辈,何足论道?”日本武士顿时觉得受到侮辱,帅气地噌亮出宝剑,正要下手,禅师答道:彼为地狱。还好武士非常聪明,马上意会,收起剑,称赞禅师道义超脱。禅师轻声说“彼为极乐世界。”

4)他人即地狱的涞源:

小说《禁闭》(Huis Clos, "No Exit")之中,萨特描写3个人(的魂灵)坠入地狱。

萨特谁谁: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萨特和波伏娃来过中国哦。

在《间隔》中,姑且称为abc。 a,埃斯泰, 加尔森,b,, 伊奈斯c: a狂热地追求b,但b说,只要c看得见,他就没法爱她;而c要和a搞同志关系,b成为一大障碍。他们就是这样互相追逐,永无宁日,欲逃无路,欲死不成。l'enfer, c'est les autres。

他人即地狱,这地狱至少有三重门:1、自己心中的别人;2、自己心中的别人眼中的自己;3、自己心中的自己。其实这都是虚幻,也许可以这样说:此心即地狱。佛教所谓解脱,其实不是“空”,而是,“明心见性”,苏格拉底所谓“认识你自己”,这就是一个人走向智慧的开始。

所以,

1) 我们可以主观地告诉自己,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可以即刻获得幸福。

2)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我们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3)阿德勒所说,不是“世界如何”,而是我“如何看待世界”。

4)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可以控制情绪的那一刹那,没有刹住车,怎么办?冥想。冥想可以让我们觉察当下,感知情绪。这个话题需要另外一个专门的课堂来拆解细分。那么我们继续今天的逻辑。

世界是主观的,我, 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幸福感的。那么,怎么做?

不用阅读西方哲学心理学,鲁迅先生说:敢以真面目示人,这便有禅心和定力。

阿德勒说,你在人生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不幸的境地,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你的当前的行为来自你“当前的目的”,满足自己的“当前的需求”,而不是来自过去的事件。

善:有好处。

恶:无好处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你自己用双手创造人生和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部分,我们要学会课题分离。

1) 人际关系

提问,大家的烦恼都来自哪里?

认识到人生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叔本华的《哲学的故事》,他这样写道: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获得了一个金矿。

人际关系:工作,爱情,家人。

如果宇宙之中,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有这么多烦恼吗?也许你会说孤独,但是孤独也是有了他人的存在才会产生的感觉。

3)课题分离

当我们遇到烦恼,应该综合上面几点意识到,这些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而我们应该学会“课题分离”,即如果是我们的问题,我主动改变,但是如果是别人的课题,那么我就不强求。因为我无法改变他人,而且当我想要改变他人而无果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而课题属于谁,主要根据如果未做出改变结果由谁承担来决定。所以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而且需要避免回报式思维。即我为他人做出了什么贡献,希望得到反馈或者回报。

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

4)关注他人,找到“共同体感觉”。贡献的人生。大家可以对比马斯洛的需求。

自己对于家人和爱人,朋友的关注是不是少于对于自己的关注?一旦过度关注自己的成长,忽视身边的人,就会更容易进入评判和对比的怪圈。

我们要找到SOMETHING HIGHER THAN YOURSELF. :)

5)爱情:

爱情或者婚姻,可以说是人类对于另一半最真诚的奉献,爱情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说爱情中的默契,身体上的亲密,或者说下一代同心协力的养育,我们能够观察到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最需要的就是合作。所以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合作。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是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充满价值感,并且还像一个好朋友,婚姻之所以破裂也是因为夫妻双方没有尽力维护婚姻关系,他们并不是想要通过努力获得美好的婚姻生活,而是一心想要索取。

6)正面管教的很多理论来自阿德勒心理学哦。

第四部分:人生的秘密: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不存在过去和未来。

跳舞,本身就是目的。如果把人生当作登山,登山的过程就是目的,而不是到达山顶。旅行就是人生目的,而不是到达某个目的地。亚里士多德说有两种运动:环形运动和直线运动,而直线运动有起点和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想尽可能快递高速运动,到达终点。如果可以坐飞机,我们不会选择走路。那么真正的人生是终点时刻,而不是路途时刻,那么路途中都是“临时人生”吗?

1) 如果我。。我就幸福了。

比如有个女孩,一和陌生人说话就紧张、脸红,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生表白,内心非常痛苦,阿德勒会告诉她,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

因为对这个女孩来说,被别人拒绝,是比脸红更可怕的事情!害怕表白被拒绝,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敢表白,所以才发明了脸红的毛病。这样她就可以说服自己,“我要不是有社交恐惧症就会去表白,就会得到爱情。”

这个社交恐惧症不是假装的,事实上女孩一说话真的脸红 —— 但是,这仍然是她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并不否认人有情感,但是他认为人不会真的被自己的什么情感给控制了。人总是战略性地选择某个情感,来达到别的目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服务员失手把菜汤洒在了你裤子上。你大发雷霆,指责服务员。事后你可能还挺后悔,说哎呀我当时好像有点没风度。但是阿德勒会说,发怒是你主动选择的。

为什么要选择发怒呢?因为你想通过发怒,去控制那个服务员。

2) 自卑的我如何做出改变?

我的人际关系很好。但是我内心还是很自卑!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的来源:每个人从出生起都有自卑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克服自卑,达到自我超越的过程。我们会通过对目标的追求来达到超越;但是,如果自卑情结过胜,有时容易通过补偿作用去追求一种优越情结,反而会偏离了社会情感。阿德勒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但是本身并不是坏事。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希望摆脱无力状态,就会产生追求优越性的的“普遍欲求”。

根据阿德勒心理学,自卑也是自我选择,主观臆造的结果,因为自己觉得自我没有价值。因为我给自己一个因为我自卑,所以我可以做现在的我,如果我没有如此自卑,我可以更优秀的逻辑。但是价值感就像18度的井水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主管的。被讨厌的勇气,意思不是勇气被讨厌,而是你要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不要想去迎合他人,活在别人和社会的标准中。但是与此同时,需要建立一个”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思考路径。

我有能力。自我接纳。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和谐共处,而不是对比。寻找共同体的感觉,

犹太教: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的活出自己的人生,那么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自大也是为了获得认可,来自优越情节。因为人有“追求进步”达到“理想状态”的需求。

当我们可以把关注自我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把他人即敌人转化为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建立“横向的关系”而不是纵向的关系,不评判,不表扬,不批评。

建立存在标准,而不是行为标准。

4) 做自己!!!

不再担心别人的眼光,别人认可与否,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的最佳诠释。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做一个讨人厌的人。用于做真实的自己。

5) 目的论,引领幸福人生。

“共同体”的幸福人生,需要贡献,价值感,被需要。

阿德勒否定“决定论”,阿德勒不认为所有的“现在”都有“过去”所决定,

阿德勒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不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行的罪魁祸首。因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结论:我真的可以即刻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信。

当你决定,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课题负责,而不为社会或者他人而受到影响。过去的事件并不是你现在痛苦的原因所在。我会把感情的痛苦归因为他人,但是重要的是我对于事件的意义的诠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如果男朋友做的某件事情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其实应该找到我此时此刻生气的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爱。其实真诚直接表达出来,而不是生气的方式更有效。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要有共同体的概念。这样不会一直囿于自己的世界和痛苦而无法感受他人。告诉自己,我即刻获得幸福。自己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了。

关注他人,找到“共同体感觉”。关注家人和爱人,朋友,而不仅仅是活在“我”的世界。

不去评判。虽然一直在读书,学习和试图践行者这一点,但是才意识真正做到到这非常难。在追求“人生优越感”不断进步的同时,过度的表扬和评判,都是建立纵向关系。应该学会建立横向关系。自己从小都有变得更好的执念,但与此同时,不爱与懈怠的人为伍,有时候会有内心隐藏的评判和对“懒惰物种”瞧不起的心态。我自己应该修炼课题分离的心态,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跟“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不跟他人对比,也会少了焦虑。而不去评判那些跟自己步伐不一致的人,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告诉自己,不去评判。加油。成长,就是人生最好的修炼。

第五部分:最后,为什么要微笑?

因为,既然,我可以即刻获得幸福,我的情绪自我掌控,我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

很多人升职加薪,很会赚钱,依然不幸福。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术,而忘了道。方法,工具可以让我们获得世俗的成功,但是幸福,在于一个人内心,而不由得外在。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41597
发表于 2021-8-16 1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8

回帖

576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5766
发表于 2022-4-6 19: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8

回帖

576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5766
发表于 2022-4-7 0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2

回帖

4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0
发表于 2022-5-30 09: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

GMT+8, 2024-11-27 09:54 , Processed in 0.22560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