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ito
查看: 1720|回复: 1

【断舍离】将你人生无用的东西抛弃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599

回帖

2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021
发表于 2021-6-12 12: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断舍离】将你人生无用的东西抛弃

视频中有不同年龄层的人参加实验,回答了几个问题。
问题1 :你的通讯录里有多少朋友? 大家淡淡地回答:少的有1200人,多的有5600人,甚至达到了一千人以上。
q2:删除不怎么联系的人。 完成这一步,很多人的地址簿上只剩下二三十个,大家开始沉默了。
q3:除了家人以外,有多少会说话的朋友?既有两三个,也有一个都没有。
问:能说这些话的朋友们多久没有联系了?
“一周吧。 “更多的人说:“我不记得了。 他说:“好吧。”
看了这里的你是否也陷入了这样的尴尬的状况,其实,现在也有被称为流行社会不安的病。 据说中国的社交不安者也达到了3000万人,其中90后、95后的年轻人的症状特别严重。
白岩松在某演讲中说:“我到30岁为止都在拼命加法,但30岁以后,我必须知道要减法。 社交中的减法是远离过载的信息和无效的关系,真的获得了自由。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表示:“将无能为力的事情斩断。 人生中没有缘分的人,在抛弃家的心中烦恼郁执念,离开时的目的是所有的回忆。心中的想法,都是过去。 只有抛弃执念,才能平安出门。
其实,在人生中,我们往往有过多的执着,执着于近处的成功;执着于华丽多彩的生活,执着于燕子所能得到的感情……但总是差别很小。 执着没有什么错,但断舍离才是更有智慧的选择。 不抛弃破碎的感情,就找不到真正的归属;不抛弃功名利禄,就没有内心的宁静。 人生的单行道,只有抛弃心中的混乱,才能拥有开阔透明的心境,让你的人生更加冷静。
1、从加法生活向减法生活的转变很重要,不是心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的变化。 断舍离可以说是一种动禅。
2、能收拾一件事,就等于遵守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是用自己可靠的信用资金来代替。
3、断=切断想进入自己家中的不需要的东西。 扔掉房子=扔掉家里泛滥的破烂。 距离=脱离对物的执着,游刃处于雄辩的舒适的空间。
4、人的最大罪过是不愉快,使人幸福是改善一切的前提条件。 我们随着别人的心情使自己起伏,容易使自己陷入别人的重力圈。 其实不应该那样做,应该把不愉快的人拉进自己心情愉快的引力圈。
5、自己态度的变化,周围的人也一起变化。
6、如果自己能随意使用一个东西,别人也会以随意的态度对待你。
7、断舍离的任务是取回至今为止被浪费的一切。
8、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体而是自己,而且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9、他们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总是找到自己忙得一刻也要外出的理由。
10、无论物品多贵,多稀少,能根据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十分强。
《断舍离》的作者是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就是通过舍弃和整理物品,将心中的无用之物整理的一干二净,让人生变得愉快的方法。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教人们整理房间,也是一种哲学,通过打扫身外之物而让心变得更干净,让你变得更愉快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只为自己留下需要的东西,其他的全部丢掉,舍弃。
最早时候,山下英子,她一开始不会整理收纳,特别烦恼,后来她去了一次禅七去寺院,因为在庙里住着,什么都没有,这时候,他突然发现一件事,简单的生活,什么都没有的生活也能过下去,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又想到了在年轻时候学瑜伽,学到一个东西叫“断行,舍行,离行”,断行叫断绝,舍形叫舍弃,离形叫脱离。她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了整理家里,后来她发现,当你抛弃了大多数,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你喜欢的东西,这时你的心情就会变得特别愉快。
人们总说为什么那些东西我看着心情不好,但它还是留在我身边呢?
一,有很多东西,你曾经喜欢过,现在不喜欢了;二,有些东西它是不请自来的,比如囤积被推销,觉得以后用得上别人赠送冲动消费前任送的东西。
这些东西,当我们失去对它的管理能力的时候,就会让杂乱无章变成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做“断舍离”。
“段舍离”三个字其实是分开的,最重要的是“断舍”这两个字,“离”是一种心理状态。
应该怎么做到“断舍离”?
“断”是杜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内,“舍”是舍弃家中积累的废物,然后不断重复断和舍这两件事,来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
我们日常的整理叫移动物品,真正的整理叫舍弃物品,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珍惜物品,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越大的东西越舍不得丢,最后我们不舍得丢的那些东西,实际上也是被丢弃了,它是被丢弃在家里,当你不愿意把这些东西丢到外面垃圾桶里的时候,你的家里其实就是一个垃圾桶只是丢弃的地方不同而已。
“舍”这个词,它不仅是丢的一个意思,在佛教里面,还是一个布施的意思,当你用不着的东西,可以去帮助别人,让这个东西重生。
她的整个理念是要对这个物品以最深切的谢意,然后彻底跟它断绝关系。
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从一个物质代为匮乏的时期过来,所以他们学会了囤积,他们把这种囤积和珍惜物品的方法,教给了我们,物资匮乏的时代我们都会想这个东西还有用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它留住,但是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是以我为主的,如果我用不上的话,你对我来说什么都不是,没必要因为这个东西能用,我们就去忍受一件完全不需要的东西,让它来占据你的空间和人生。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物品做了一个归类,第一个归类叫做亲密好友,亲密好友就是你的最爱,现在当下的最爱,这是一定要留的。现在你正在用的东西是朋友,无所谓的东西,看到了就用一下,没看到就放着不用也行的是点头之交,可以用,但用不到的东西是陌生人。
作者的最高境界,她舍到,只剩下亲密好友的程度。
她教了我们一个方法,“七五一”法则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里,七成满要留三成空间来做流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里,五成满,想让人看见的地方一成满。
当你丢东西丢多了的时候,你会拒绝东西进你家,因为你会想这个东西进来之后,我会把它丢掉,所以“断”这件事变得自然而然
如何做到“断”?
一,拒绝免费,而不需要的东西;
二,拒绝一次性囤积,永远不要买超过现在用量的东西;
三,冲动消费之前先深呼吸。
断的具体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可以用完了再买,第二个方法是只让珍藏和精选进屋。
不用的东西,不会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好,只有那些在用的东西才会让你的心情变好。
书里面最后讲的“离”是说当你做了“断舍”之后,“离”会让你感觉到空灵,然后会让你家里的坏运气赶走,那些不好的东西其实是坏运气,这点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当你做了“断和舍”之后,就可以让整人整个状态变好。
所以,当你做完“断舍离”之后,你会发现你对物品的看法在发生改变,你已经变成一个极简主义者,或者你已经变成一个我是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也可以生活下来的人,当你身边的空间越来越广大,越宽阔的时候,你的整个心态和心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断舍离”其实不仅仅在整理方面有用,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很大的用处,可以抛弃一些无用的人际关系。
“断舍离”最后其实教我们的东西很简单,就是通过分析和判断这些东西对你有用或者没有用,然后把没有用的东西丢掉,把有用的东西留下,到最后你留下的那样东西是你最有用和最喜欢的。
其实,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管理学教授,他也提出过这样一个想法,就是杂乱会让人在心理上倍感压力,所以当你变得干净之后,你的压力会得到一个宣泄。
不过如果到了一个极致,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抹杀掉,把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抹杀掉的时候,那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摊死水,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回帖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发表于 2021-12-25 18: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回帖是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

GMT+8, 2024-11-25 20:24 , Processed in 0.19726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